近年来,山阴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持续优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在重视人才中培育人才,在培育人才中用好人才,汇聚起人才发展的强劲动能,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突出蓄势聚能,优化顶层设计。聚焦发展需求。以全县打造“三个主体功能区”、建设“九大基地”为主平台,细化人才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人才倍增行动等工作,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制度创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用有所为”原则,研究制定《山阴县建设人才强县,激发创新活力的若干举措》等制度,完善配套措施、优化服务性保障政策,激励各类人才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聚焦人岗相适。落实“一人一议、一事一议、一业一岗”引才标准,通过“双招双引”模式,进一步推动招商与招才联动、人才与项目并举,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近三年来,累计招录、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104人。
突出招贤纳士,拓宽引才渠道。“专项行动”引才。以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为契机,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持续吸引高校优秀毕业生来山阴干事创业。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依托黄花梁万亩富硒基地,柔性引进13名中国农大、山西农大硕(博)士常驻合作社采取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助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平台”引才。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站在成果转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成的全国名中医冯五金传承工作室、山西名医赵杰传承工作室,常态化邀请教授本人及其团队来我县开展诊疗服务,让群众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看病少花钱。“借助大数据”引才。围绕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人才短板,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通过在山阴县政府网、山阴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等平台发布招聘公告的形式,提供岗位数5000余个,帮助1000余人找到合适岗位。
突出服务发展,强化能力提升。一线淬炼促提升。落实《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不断强引领、搭平台、建机制、优服务,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干、锻炼成长提供广阔空间。连续两年,山阴县招聘203名到村工作大学生,从教育培训、帮带培养、实践历练和考核管理方面入手,帮助新招聘大学生村官迅速转变角色、融入乡村,履职尽责、服务群众,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培训学习促提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每年举办一期山阴县专家人才国情研修班,邀请县委联系专家、三晋英才、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行业领域专家人才、人才工作站站长等参加,专家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认同感持续增强。加强交流促提升。发挥“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人才品牌作用,督促在做好自身访学研修的同时,当好桥梁纽带,力促搭建起北京协和医院与县医院远程多学科会诊平台,使双方在技术支持、远程会诊、远程诊断、人才培养、双向转诊、预约诊疗、科研协作等方面开展更进一步的合作。
来源:山阴组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