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朔城区贾庄乡聚焦到村工作大学生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实操实训点的载体作用,推动到村大学生尽快熟悉基层工作、融入基层环境,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加力。
一条主线,激活人才培育“动力源”。坚持提升到村工作大学生技能这条主线,将实操实训点打造成基层党建人才、实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到村工作大学生学历高、上手快的优势,着力把到村工作大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乡土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三项突破,奏响技能提升“进行曲”。一是在增强技能上求突破。惠泽秸秆厂配备草料加工生产线一条、生产机械8台、翻新原材料库、成品库三座,分为原材料区域、机械区域、作业区域、成品区域,为到村大学生实操实训提供有力保障。到村大学生实地观摩学习秸秆厂原材料收集、拆包、揉丝、除尘、打包、入库等一系列生产流程,现场操作机械,在实训过程中真正了解集体经济运作模式,让大家学习有了温度;二是在发掘潜能上求突破。结合专业、个人特点,培养到村工作大学生当好讲解员。秸秆厂作为集体经济示范点,在上级领导、兄弟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参观学习时,组织到村工作大学生现场讲解秸秆厂的建设初衷、建成背景、目前的建成情况、工作方法、收益分红、独特的“4321”收益分配机制以及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环境、政治效益,帮助到村工作大学生在角色转换中锻炼应变、沟通能力;三是在服务群众上求突破。乡党校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每周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到村大学生先学习后研讨,共同探讨秸秆厂如何更好运作,让秸秆发挥更大效能,持续壮大全乡24个村集体经济。
四个抓手,绘制培育管理“路线图”。一是抓制度约束。制定《贾庄乡到村工作大学生管理办法》,从工作任务、日常管理、教育培养、奖惩考核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助推到村工作大学生规范履职、积极作为。二是抓日常培养。构建帮带模式,安排经验丰富的乡领导干部、支部书记、厂长将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传授实用技能,帮助到村工作大学生增长才干,成长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三是抓责任落实。每名包村大学生学用结合,到村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政策、益处,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四是抓融合推进。将实操实训点与培养到村工作大学生、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村集体经济等工作融合推进,在服务群众中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供稿:朔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