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朔城区窑子头乡聚焦重点任务,探索形成“三管两提一争创”工作思路,着力推动基层治理质效全面提升。
“三管”即目标化管理村“两委”班子成员,积分制管理党员,网格化管理村民。
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目标化管理。制定干部岗位职责清单、任务清单,根据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工作目标,经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审议通过后在村内进行公开亮相。每年七月中旬前对上半年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述职考评,按目标完成进度进行打分,分值占全年考评分值的40%。年底对全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述职考评,分值占全年考评分值的60%,根据考评情况发放村“两委”班子成员绩效报酬。其中村“两委”主干绩效报酬由乡党委确定,其他班子成员按“四议两公开”程序由村党支部确定。
对党员实行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履职尽责,参加“三会一课”和党内活动,履行党员义务、发挥模范作用等要求全部细化、合理赋分,每次得分及时录入,及时公布,每月月底核算。对得分超过基础分值的党员给予物质奖励。年底根据基础积分、日常积分、民主评议积分、组织评议积分,对党员进行综合评定,授予金牌、银牌、铜牌、黄牌,在村内张榜公布并存档备查。
对村民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网格,由支部委员担任网格长,每个网格下根据常住户数量、街道布局设立若干街巷,并明确街巷长。街巷长由本街巷常住户推选,一般由村“两委”班子成员、骨干党员、村民代表担任。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和村级治理的所有事项全部下放到网格、街巷上,比如“四堆六乱”整治、疫情防控敲门行动、星级文明户评创,充分调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相望相助的积极性。在村内设立善德超市,对村民善行善德、好人好事及时记录打分,按月核算,依分领取米、面、油、香皂、牙膏、洗衣粉等物品。目前,这项工作已在村“两委”层面酝酿讨论,正在着手制定计分办法。
“两提”即提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能力、提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质和村务监督。
强化村“两委”干部和党员能力提升。认真落实规范化建设、星级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在组织好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外出观摩、包巷联户和认岗领责三项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外出观摩学习,可在本区市内或省内市外,让党员干部开眼界、长见识、知不足、提动力。按照“三支梯队包联”工作安排,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全部包巷联户,做到在村常住户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采取揭榜竞标的办法,将村内单项任务张榜公布,谁有能力谁来负责,变相马为赛马,以竞争促活力。初步计划,设立环境卫生整治岗、农机具管理岗、机井管理岗,在村内公开竞聘,切实把有能力的党员干部用起来,让党员干部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
强化集体经济提升和村务监督提效。计划今年托管玉米面积3700亩,每亩村集体可收入约50元,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8万元。力争用三年时间,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同时,针对群众反映的村务公开不及时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力量,规范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内容、时间,切实做到每一件事、每一笔钱都能让群众明白,防止各种暗箱操作和跑冒滴漏。
“一争创”即争创乡村振兴示范村。
通过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文化兴村,切实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已委托北京林业大学做前期规划设计,对大街小巷全部绿化、美化、亮化。在文化兴村上,发挥教师多、文化氛围浓的优势,组织开展文化回村活动,让文化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一技之长,为本村发展助力添彩。
供稿:朔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