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应县下马峪乡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党建为引领,精准分类施策,拓宽增收途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坚持思路创新,推动规划先行。一是理清发展思路。乡党委、政府强化科学发展理念,理清全乡各村科学发展思路,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序发展“一盘棋”共识。并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推动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统筹多元发展。制订因村施策之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总体要求,从地域特点、村情民意、市场需求出发,聚焦关键环节,积极研究谋划,集中攻克短板,将“因村施策”确定为发展方向,实现“多条腿走路”。
坚持村级主体,突出市场主导。该乡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主体作用,增强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全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在加强“清化收”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支部联建、产业联盟”,以马岚庄、下马峪、上马峪、东安峪、南旺庄、武家店、张庄村、寨子村8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体,成立下马峪乡农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实行独立的企业化运营模式,利用“农企结合”“农旅结合”“村村结合、社社联动”等方式,形成“统一配股、龙头带动、集体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抱团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结合下马峪乡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坚持因村制宜,面向市场,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全力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按照“一村一品”模式,根据市场需求,深度挖掘各村特色资源优势,推广农村党支部引领的“社+企+民”的发展方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特色产业的总量规模和质量水平。围绕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着力培育壮大涉农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家乐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跨村建联、村企联营、社社联合”等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力争到2022年底,各行政村集体经济实现持续增收。
坚持资源整合,实现整体推进。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通过统筹协调,由乡村两级干部、专业人才、规划办、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土地、水利、林业、农经办、农商行等部门组建的专家咨询顾问团为各村提供经济政策、产业、管理咨询,财务、法律等顾问服务,以及农资供给、金融信贷、市场信息服务等综合性服务。同时,结合各村实际,规划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建立“三清三化三收”(清资源、清资产、清合同;化债务、化纠纷、化矛盾;收新增资源费、收水资源税、收环境保护税)制度,持续为全乡集体经济“三个转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夯实基础。
供稿:应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