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朔州党建网>专题>抓党建促基层治理

应县大黄巍乡:推行乡干部“三包六联” 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发布时间:

2022-11-24

来源:


  田间地头收集民情民意,实地调研谋划乡村发展,用心用情纾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应县大黄巍乡全面推行乡镇干部“三包六联”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推动乡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熟悉基层、服务基层,切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助力乡村振兴。

  

  健全机制,激起基层组织“引擎力”。大黄巍乡通过领导包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明确建强村级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转作风提能力、开展政策宣传、理思路帮民富8项工作任务。结合16个行政村村干部年龄、学历及辖区实际情况,按照每村至少有1名党政班子成员、2—4名包村干部的要求,采取强弱搭配、以老带新等方式,组织30余名乡村两级干部下沉至各村开展工作,实现包村联户全覆盖。领导干部第一时间了解村级基本情况,按照包村联户干部的岗位职责,在各村开展乡领导包村、乡干部包片、村两委、工作队、联户长、党员等村级各支力量包户的工作,积极培养村级骨干力量,在最大程度提高村级党组织运行的流畅度。

  

  转变作风,激活服务群众“源动力”。大黄巍乡建立乡干部“1+N”包联群众工作机制,通过走访入户开展各项政策的宣传、了解民情、解决村民矛盾纠纷、为村级项目实施出谋划策等工作,充分发挥干部下沉到村民小组(网格)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清单化”工作机制,包村领导结合每月重点工作任务,梳理待办事项,发布一次“任务清单”;利用“包村联户周研判会”听取工作进展、梳理困难诉求,每周记录一次“落实清单”;组织包村领导、村第一书记成立绩效考评组,对包村联户干部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评星定分,月底发布一次“成绩清单”,确保包村联户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如实记录好任务完成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包村联户干部轨迹化管理,既压实了基层工作责任,也推动了干部深入基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群众。

  提升本领,激发乡村振兴“领跑力”。要求包村干部到村后,以提升自身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一带一”“一带多”“多带一”等模式,让包村干部与村干部结成帮扶对子,围绕农村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矛盾调解等工作,在提能力、促活力、强动力上下功夫,通过手把手帮带、面对面指导,帮助加强村干部用理论武装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方法,提高村干部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切实将村干部打造成一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保障效果,激奋三包六联“长效力”。参照“成绩清单”,通过述职评议、入户走访、民主测评等方式,以考勤、成效分别占比30%、70%的比例,按季度对包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包村联户干部在评先选优、职级晋升、提拔使用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作风漂浮、脱岗离岗、畏难怕事、消极懈怠的干部,年底考核定为“不定等次”。大黄巍乡通过多项举措落实三包六联工作,不断推动乡村两级干部包村联户工作落实落细,使各村在开展村级工作中,增添了一股坚实的力量支撑。

  (来源:应县大黄巍乡 作者:马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