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农户争创“十星级” 十里乡村浸润“文明风”
——应县大黄巍乡以“星级文明户”创评促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大黄巍乡地处县城西10公里处,西接山阴,有应县“西大门”之称。全乡版图面积101.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人口5293户12206人;共有20个支部541名党员。大黄巍乡充分发挥乡村精神文明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连续四年,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提升我乡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强组织,公正选拔统标准
乡党委高度重视创评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反复调研讨论,认真研究部署,制定了《大黄巍乡2022年度“星级文明户”评比实施方案》《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评选流程、评选时间表。通过6个联络组,每组对接2-3个村,负责指导、督促各村顺利开展好此项工作。16个行政村分别成立创评活动工作组,评选小组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负责全村创建评选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将“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结合,定期召开调度会,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乡村齐抓共管、专班组织协调、村委具体实施、村民主动参与”的文明创建新局面。
广宣传,营造争先好氛围
乡、村两级多措并举,通过宣传视频演起来、标语海报贴起来、红色喇叭响起来、宣传资料发起来、微信群组活起来、网格人员跑起来、宣传阵地用起来,大力宣传“星级文明户”创评标准及程序,同时组织村网格员上门宣传、教育引导、发放资料等方式,鼓励农户争先争善、提升星级,争当“十星级文明户”。结合“线上+线下”模式,拓展宣传广度;利用面对面、点对点、户对户形式,延伸宣传深度,让“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程序、办法、政策家喻户晓,提升村民参与积极性,在全村营造浓厚的创评氛围。
严标准,选出十星好公民
依据广泛性、严肃性、基础性、公开性的原则,各村通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十星级文明户”标准,并结合村情实际细化评星标准。全体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对照评选标准,向所在“十户一体”三级网格长提交自评表申报参加创建,户在人在居民参与率达到100%。在创评流程上,按照农户自评、群众互评、村委把关、张榜公示、嘉许授牌、资料存档等程序进行。七星以上的农户评定挂牌、公开亮星,被评为七星以下的不挂牌。确保“规范流程、紧扣标准、严选真评、宁缺毋滥”,推动创评活动不断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巧管理,实现评星动态调
在鼓励户户争当“星”、户户争挂“星”的同时,明确定期推选、全程管理、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县指导、乡组织、村实施”的原则进行,各村每年组织评选一次,评比定星的原始记录和评选结果要登记造册,并将档案报乡镇备案。建立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制定“星级文明户”评选负面清单,每年年底,各村按照星级标准对“星级文明户”严格审查,对不能认真履行星级标准规定的内容、造成不良影响的及时摘星,摘星后本年度不得再申请该星,并对摘星、摘牌的农户进行教育指导。
树典范,培育文明新风尚
以此次创评活动为契机,大黄巍乡将评选出的“十星级文明户”作为标兵模范典型,向全乡广泛宣传和推广,“星级文明户”内容和标准涵盖日常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勤俭奋斗星”评选中,要求婚丧嫁娶简办新办,不铺张浪费,“生态文明星”要求不乱烧乱堆、不在公路上晒粮等。在群众关心的农村环境卫生方面,《实施方案》将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无“六乱”现象(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纳入标准之中。本次评选活动顺应农民呼声,惠及农民利益,授“星级”鼓干劲,让农民在深入参与中践行道德规范,提高增收致富本领。
重探索,建立长效新机制
乡村两级不断探索,充分发挥星级文明户激励作用,激发创建星级的积极性。采取精神、物质双重奖励的激励机制,例如与农民股权分红挂钩;采取十星级文明户参与集体经济项目优惠政策;采取微网格员与星级文明户联动机制;号召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对参与农户赋星加星;此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活动室等平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将创建活动引向深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明显增加,收到了良好效果,“十星级”引领农村“新风尚”,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通过创评活动,广大农民积极地、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文明礼仪常识、法律知识和科技致富本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村民家庭关系更加和谐融洽,道德观念明显增强,各种不良社会现象明显遏制,矛盾纠纷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