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朔州党建网>专题>抓党建促基层治理

应县白马石乡蔺家渠村:“党员代办”微服务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2-10-22

来源:


  “建胜啊,我那降压药吃完了,你能不能带我下卫生院买点药啊?”拄着一根木棍的李大爷一瘸一拐地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白马石乡蔺家渠村党支部书记郭建胜快步迎了上去,说道:“李大爷,这个事不用您跑了,我等会去给您买去,您啊,就在家安心等我把药带回来吧!”

  蔺家渠村地处应县白马石乡境内,海拔1600多米,山高沟深,交通闭塞,村民们平时下山、进城办事都极其不便,再加上严峻的疫情形势,村民的日常需求难以得到保障。为了解决好困扰山区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和疫情管控期间群众日常生活需要,切实帮助村民“办成事、服好务”,蔺家渠村党支部书记郭建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思路,把“党员代办”作为撬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有力杠杆,积极开展“党员代办”服务,将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转变为了提升治理能效、服务民生的亮点、特色。

  “村干部就要真正的融入到群众之中去,你就是村里的一员,你生活在这里,走在村内的大街小巷,所希望的看到的就是村民所希望的,村民所希望的就是你应该去做的。群众‘点单’,党员‘接单’,这是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的具体实践。”郭建胜说。在他的带动下,村内有活动能力且有交通工具的党员也都积极参与到了代办服务中,实现了“群众找党员”到“党员找群众”的根本性转变,真正把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

  “王大娘7号买的牛奶鸡蛋,22号需要问一下需不需要再买”、“记得明天上去给张大爷买香油”、“月底带孙大娘去卫生院体检”等等,在郭建胜的备忘录里,都是村民的小事,但在他看来,却是头等的大事。郭建胜还结合村情民情实际设置了不同代办事项,按照“办公用房最小化、服务阵地最大化”原则,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模式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为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如上门采集核酸、社保卡认证等上门服务项目,并通过建立微信群宣传惠农政策、答疑解惑、解决村民诉求。目前,“党员代办”累计为村民办事175件,减少群众跑动约200余次,节约群众交通、劳动力成本约6000多元。

  如今,蔺家渠村“定点式坐班”“流动式上门”“指尖式服务”的“党员代办”服务已逐步成为常态化为民服务的模式,让党员干部多办事、群众少跑腿,真正解决群众急难盼愁问题,打通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践行了“为民办实事”的总要求,不但深受广大群众好评,也使村内党员群众内生动力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工作的成效不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