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南河种镇在壮大村级经济的大潮中,要求各村要指导依据本地的资产及资源量、地理条件、发展环境等各种情况,采取创办集体企业、建设商品基地、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乡镇建设带动、招商引资带动、扶贫开发带动等多种模式发展集体经济。
一是要求对公路沿线、旅游景点和城郊的村,可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房地产开发、租赁,发展二、三产业,既搞活当地经济,又增加村集体收入。对资源条件较好的村,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采取个人投资经营、集体入股的方式,开发、兴办以建材、药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为集体创收。
二是要求以招商引资带动发展。村集体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或地理优势,吸引外来投资,村可利用土地资源入股参与企业经营。提倡有条件的村要通过组建“市场信息服务中心”、“农副产品销售服务部”等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协会+农户”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服务网络,在信息、技术、农资、销售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服务 , 以合理的有偿服务,为村集体创收。同时, 利用村集体的资源资产资金,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层农技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
三是要求对集体有耕地的村,要充分利用起来,可种植中药材、苗木等,为集体创收。对有种植、养殖等农牧业生产项目的村,可进行综合开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形成农副产品集散地,以此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积极组织农村劳务输出 , 通过为劳务者服务进行创收。
通过“三促并举”,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落实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农民而壮大,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的要求。坚持自上而下、农民参与,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应县南河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