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感召英模,奋斗创造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应县大黄巍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旗,砥砺前行、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桑干河、黄水河,在这片土地蜿蜒流淌了千百年,孕育滋养了勤劳朴实的黄巍人家。太阳照耀在这一片土地上,折射出无限霞光,引无数江湖儿女为之心驰神往。
这十年,大黄巍乡坚持党建引领,改善民生,和谐共生,推进文明乡村,建设幸福黄巍。
这十年,大黄巍乡推进盐碱改良,更新观念,筑巢引凤,加强招商引资,打造开放黄巍。
这十年,大黄巍乡立足本土实际,拓展优势,增加收入,加大科技投入,共享富裕黄巍。
这十年,大黄巍乡治理村容村貌,多策并举,优化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共筑美丽黄巍。
这十年,大黄巍乡鼓励创业创新,发展畜牧,特色农业,强化政策扶持,构建特色黄巍。
征途漫漫,唯实唯勤。这十年,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勇立潮头,以时不待我斗志昂扬的姿态迈入新时代,以“党建引领、三治一体”为抓手,综合推进乡村治理、产业治本、民生治水,在蹚出转型发展新路上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组织振兴、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转型路。
十年沧桑巨变,振兴之路风雨无阻。且看一组数据:全乡经济总收入由14746万元提高到28966万元,翻了一番;粮食生产在克服多种不利自然因素的情况下,稳中有增,总产量由38115吨提高到45600吨,增长了19.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183元提高到11850元,增长了44.8%。
围绕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向纵深发展,大力发展饲草玉米、酿酒高粱基地建设。通过两家龙头企业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周边村及1000余户村民从事盐碱地改良和特色农产品种植,鼓励农民签订产销合同,饲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200亩,酿酒高粱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使传统种植业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组织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形成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注册“桑干河畔”商标,打造乡域品牌标识。深入挖掘桑干河历史文化价值和商旅价值,打出“文化+产业”组合牌,融合周边历史遗迹(司马镇、古战场、古寺庙等县级文化保护单位9处),打造具有大黄巍特色的桑干河生态圈、文化圈、经济圈,在周边地区甚至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按照“乡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依托本地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选准了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项目和载体,因村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创响了诸如“郑庄炉具”“张子儒家酿醋”“师家坊曲泸汾酒”等本土品牌。
涓滴入流,织密民生实事贴心网。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十年来,大黄巍乡党员领导干部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君不见村民喜笑颜开,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康生活。自2015年起,全乡共精准识别扶贫户303户695人,通过努力奋斗、动态调整,到2018年末剩余22户52人全部脱贫,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到2022年,已有151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落实贫困户家庭各阶段就读学生教育扶持政策,18人申报并享受雨露计划资助,确保全乡111名在校贫困学生无辍学,脱贫户家庭子女教育得到有效保障,真正让脱贫群众拔掉“穷根”;290户“双签约”全部签约到位,帮助220个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证”等服务。全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体系已经形成,十年来全乡共完成农民养老参保金稳定在4000人左右,医疗保险稳定在11000人左右,参保率始终位于全县前列。
革故鼎新,绘就农村人居新画卷。
生态美、环境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如今的大黄巍乡,是道不尽的绿树成荫绿水环绕乡村美景常在,是说不尽的玉米高粱牵动在外赤子的乡愁萦绕之地,是念不完的春和景明天鹅游弋沃野千里的希望之乡。
全乡13个村实现由专业保洁公司负责清扫保洁和转运垃圾,建立专业保洁员队伍,配置垃圾分类收集亭、大型清运车、保洁三轮车、垃圾箱、垃圾筒等,营造了“人人爱环境、户户比洁净”的良好氛围。
这十年,村村都有新面貌:
全乡维修、新铺设通村水泥路共计18.9公里、跨荣乌高速公路护栏3公里,维修、新建西辛村、秦栗路、圪塔、康辛庄、师家坊等5座桥涵;
辛义、梁亭、曹庄铺、栗家坊等沿河4个村完成了垃圾污水治理工程;
大黄巍村新建了主题文化公园、灯光篮球场;
西辛村新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场、日间照料中心;
北湛、宋村、秦庄、圪塔四村村内供水管网升级改造;
师家坊村建设了党史文化墙、入党誓词广场;
张家坊、曹庄铺、北湛等村新建了乡村大舞台、健身广场……
在乡村美化绿化方面,全乡累计喷涂墙体10万多平米,彩绘墙体版面100多幅;安装绿化木栅栏3000延米,栽植柳树、樟子松、云杉、金叶榆、国槐等各类乔木15000多株,水蜡、景天、丁香等各类灌木3.8万多平米,各类花卉2600多平米……
这一系列的“加速操作”,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政通人和,构筑基层治理新格局。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攻坚克难、奋发进取。
十年来,大黄巍乡狠抓文明乡风建设,厚植乡村振兴的文化基因。16个村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17支、共计168人的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街头村巷,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这十年,我们讲好党史,讲好大黄巍故事,彰显文化之美。2018年,参加全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场舞大赛,夺取一等奖;2019年,参加全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迎七一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比赛,夺取银奖;2021年,开展“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百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新建“建党百年”标识雕塑一座;在东辛寨、大黄巍村组织系列文化活动,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为51名“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颁发纪念奖章;
文明彰显时代力量,文明铸就乡村之美。大黄巍乡成功创建了全市文明乡镇,市县两级文明村5个,累计评选星级文明户1137户。
我们大力推广并实践“十户一体、网格治理”模式,打造了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网络,149名三级网格长担任代办员,实行党员“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十年来,我们从推广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到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一约五会”职能,发挥村级“四议两公开”监督作用,让群众能民主议事、科学决事、合法理事、共同监事,推动形成乡村治理新格局。
如今,新的蓝图已绘就,新的征程已启航。
憧憬未来非凡十年,百业待兴。大黄巍乡这片广阔的热土上,始终不缺乏充满热忱充满希冀的目光,始终昂扬着激情岁月的熊熊斗志。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把党的二十大绘就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谱写新时代大黄巍乡更加绚丽的华章。(作 者:刘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