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朔州党建网>组织工作>基层党建

东风唤得大地春 山乡陶村处处新

发布时间:

2019-04-02

来源:


——平鲁区陶村乡全力推动转型发展

三月的塞外,春风浩荡、大地增绿。平鲁区陶村乡干部进村入企、整治环境、建设煤炭物流园区、煤矿提档升级,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进入2019年以来,陶村乡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七届八次全会总体部署,突破转型最突出的瓶颈,释放群众最渴望的红利,聚焦发展最脆弱的短板,关注社会最敏感的触点,全力攻坚重点难点问题。

一、狠抓发展“不松劲”,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打造2+7+N产业格局,突破转型最突出的瓶颈。一是抓好煤炭产业提档升级。年内完成投资2.73亿元13个升级改造项目,洗选煤能力达到1000万吨,新建煤棚2万平米,铁路销售达到200万吨,实现煤炭产、加、销、运四位一体。二是抓好煤矸石整治延伸。开工煤矸石整治项目二期工程,开展煤矸石固废利用,筹建固废再生开发园区,发展煤矸石制砖,提高煤制品附加值,推进前南沟、白土窑实施粉煤灰生态填充复垦项目。三是抓好煤炭经营秩序规范。聚全乡之力筹建前南沟、陶东、泰佐沟三个煤炭物流园区,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目前,三个园区已初步完成选址,其中陶东煤炭物流园区已经区发改局立项,总投资1700万元,年入园原煤180万吨,正在办理环评、土地等相关手续。四是探索促新多元发展。积极发展光伏产业。投资202万元,建成了五个光伏能源站。壮大第三产业。培育规模农业,卢家窑承德农牧合作社养羊520只,种植作物300多亩,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二、狠抓民生“铸根基”,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释放群众最渴望的“红利”。一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贫困户每年每户稳定分红不低于6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五项指标得到进一步巩固。二是狠抓安全生产。配齐配强了乡安监站人员和驻矿安监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坚持雷打不动安全工作例会。三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投资 60万元,对平陶路陶西村滑坡路段进行了石砌加固;投资25万元对乡卫生院进行了标准化配套建设;多方协调转移农村剩余劳力500余人;整体搬迁了刘高登村,实现了企地共赢;投资260多万元建成占地45亩的党建文化公园。投资20万元维修改造陶西入户道路2公里;规划筹建建设乡养老服务中心;投资60万元实施歇马关水质提升工程;投资80万元彻底解决前南沟饮水问题;完成西孙庄1.5公里通村道路硬化。四是纵深推进扫黑除恶。重宣传、深摸排、严惩治、强震慑,累计摸排线索21条。因地制宜开展了散乱污企业、黄赌毒、煤矿矿区及周边三个专项整治行动。缠访、闹访势头有效遏制,涉军信访安定。

三、聚焦发展最脆弱的“短板”,狠抓环保“朔州绿”,践行“两山”理论,不断营造生态宜居、文明富裕新陶村人居环境。一是坚决取缔散乱污企业。关闭取缔22家散乱污企业,复垦135多亩。二是扎实做好环保督察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全部落实。三是着力补齐生态短板。投资7300多万元,抓好马关河、元元路、平陶路清河清路;高标准建设陶东、歇马关、泰佐沟、西家寨、卢家窑五个美丽乡村;筹建马关湖;大力推进辖区六座煤矿美丽矿山建设;新建660平方米垃圾中转站;清扫保洁平陶路、元元路,做到路畅、景美。

四、关注社会最敏感的“触点”,狠抓作风“强筋骨”,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一是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以“四治一引领”,干部引领,村民自治、德治、法治、智治,解决治理能力不强问题;以五服务一壮大,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健全完善服务平台、不拘一格服务方式、精准服务对象,解决服务功能较弱问题。二是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年内至少要把村两委干部集中轮训一遍,加强三会一课,不断引深党风廉政建设。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指导,创新思路,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级活动场所,宣讲新思想、宣讲村规民约,以良好的政风行风带动民风社风的彻底好转,以良好的“六最”环境大招商、招大商。

(来源:朔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