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中央最新出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要求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提出要开展“大规模、体系化、全覆盖”干部履职能力培训,为贯彻落实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和干部履职能力提升计划,切实增强广大干部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市委决定举办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顺利举办首期培训班的基础上,6月30日—7月6日,第二期培训班在江苏苏州干部学院举办,共有5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现将部分参训干部心得体会予以刊登——
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素质水平
全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朔城区副区长 陈 钊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朔州市在苏州干部学院举办的第2期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经过几天的充电培训,不仅让我拓宽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还为我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可谓是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和起点,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作为,不断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全力推动分管领域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持续找差补短。本次培训学习之所以选在苏州,我觉得与苏州是我国经济增长引擎之一分不开,与党中央赋予苏州的历史发展重任分不开,与苏州的高质量发展典型分不开,当然与苏州党员干部勤于学习、苦练内功更分不开,在聆听了钱洪明老师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苏州新实践”报告,以及颜雅杰老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苏州实践”现场教学以后,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苏州,甚至是江苏全省,是如何学习、理解、把握、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如何将活的思想变成苏州实践的,如何用生动实践彰显伟大思想的,等等。苏州的发展案例告诉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和牢牢依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准确理解把握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精神,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原原本本学、逐段逐句悟,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入脑入心,同时对标找差学,对照苏州“三大法宝”,对照苏州“五四三二一”的营商环境生态理论,对照昆山县域经济发展之路,认真查找差距不足,自觉地纠正理念偏差、思维偏差、方法偏差,更好地解决矛盾、克服困难、打开局面,切实将学习成果运用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
二是提升环境品质,打造优良环境。良好的环境品质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基础条件,正如方满林处长、杜立新主任所讲到的,以及现场参观学习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苏州工业园区医药产业园所看到的,优良的环境品质助推苏州市等先进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持续增长助力环境品质改善,最终促成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发展局面,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近年来,我省各级在大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最优环境品质方面同样花了不少心思、投入很大精力,就分管领域来说,围绕中心任务,全力铺开实施了老旧小区片区、道路等多项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更新工程,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日益改善,创业创新的环境品质不断提升,但比照上述先进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接下来,我们要持续树牢“抬高标杆,争先进位”思维理念,对照老师所讲的、比照亲眼所见的,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继续找差距不足、找短板弱项,列出问题清单,逐项攻坚销号,针对分管领域,我们将以“硬环境助力提升软实力”作为分管领域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抓手措施,进一步有序更新完善辖区内道路、立面、管网、线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专业市场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按照“精细化”管理思路,专项整治马路市场、乱停乱放、物业乱象等城市管理“顽瘴痼疾”,切实提升环境品质,为打造最优环境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三是顺应形势要求,创新发展思维。课堂上,张东驰主任讲授的“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打造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强化苏州产业创新引领”,给我的感受非常深,特别是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方面,苏州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思维,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方面积极发力的同时,结合新形势,根据新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适时适度创新思维,全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领域,确保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优势,稳步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尤其是通过参观学习和案例教学,更加印证了所感所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进一步创新发展思维,拓宽发展路径,激发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分管领域职能职责作用,持续盯紧传统项目建设,全面梳理要素清单,制定责任落实台账,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健全跟踪问效机制,及时发现化解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为项目推进提供最优服务,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同时全面打开视野、解放思想,在积极拓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水平科技,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形势要求下,立足本地实际,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政策利好,超前谋划对接引入“优质”项目,有效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朔城活力”,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