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中央最新出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要求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提出要开展“大规模、体系化、全覆盖”干部履职能力培训,为贯彻落实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和干部履职能力提升计划,切实增强广大干部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市委决定举办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顺利举办首期培训班的基础上,6月30日—7月6日,第二期培训班在江苏苏州干部学院举办,共有5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现将部分参训干部心得体会予以刊登——有幸参加“朔州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苏州班次,体会较丰、收获颇多,印象最深的是苏州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编印的《再燃激情》里的一句话“苏州之所以能成为苏州,最大的成就不仅仅在于经济数据,更在于广大干部群众在敢闯敢试、你追我赶的火热实践中形成了最可贵的精神力量。”如何借鉴苏州经验,推动朔州发展,我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1.最强大的动力,就是“敢闯敢试、你追我赶”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字上:一个是“敢”,比如“小康构想”在这里萌发,“城乡一体化”从这里试点,“两个率先”在这里实践,“闯”出了昆山之路;一个是“真”,这里只讲一个事实,在苏州干部学院餐厅吃饭,垃圾分类做得有板有眼、十分认真。当然,透过现象看本质,“敢闯敢试、你追我赶”的背后是对党的政策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是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不懈追求。2.最坚实的基础,就是明显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上看,苏州市东连正在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市,西接特大城市南京,南临超大城市杭州,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从环境上来看,既有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又有“小桥流水人家”,现代与温馨完美融合,足不出城便能享受田园风光;从人文上来看,有深厚的吴越文化底蕴,有润泽的江南特色,“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3.最可靠的保障,就是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一起来看看“叫花昆山”的起步,昆山对台商的服务无微不至,有官员说:“只要他们愿意投资,让我们伺候倒洗脚水都没问题”,富士康入驻之后,宏碁、三星、松下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巨头迅速涌向苏州。再用一组数据说话,苏州2023年6月底户籍人口781.08万,常驻人口达1295.80万,扣除人口增长因素,非户籍人口占比近40%,这是营商环境良好的最直接证明,也是苏州举办全球招商大会的底气。4.最有力的支撑,就是不竭的人才资源。截止2022年底,苏州工业园区人才资源总量已经突破51万人,占常驻人口比4%,累计引进国家级重大人才专家321人。昆山市一个县级市,创业人群可以举办清华同学校友会,这是多么的不可想象。而且随着“先落户后就业”人才政策的推进,各类人才被不断吸附集聚,形成了不可遏阻的人才高地,这样的人才资源,将会形成多么大的推动力,势如潮水、势不可挡。5.最巨大的引擎,就是持续的创新能力。全球顶尖企业汇聚于此,华为、微软在苏州设立技术研究院,德国博世、美国强生等跨国巨头在苏州设厂生产。全国共666个工业小类,苏州就有513个,占比77%。苏州工业园区的海思盖德打破了只有美国人才能完成的微创口青光眼手术,大飞机C919的耐高温并大幅减重的航空级发动机叶片,加工飞机机身的高性能数控机床,为发动机降温的火焰筒气膜孔等都来自苏州。“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创造全国2%的GDP、4%的实际使用外资、5%的上市公司和超6%的进口”,苏州做到了,这是事实,更是奇迹,创造出来的奇迹。1.主要优势。一是资源优势。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的能源优势,主要体现在煤、电方面。另一方面,是资源优势,主要是旅游资源。二是区域优势。我们的土地相对富集,距离中西部地区较近,有东数西算中算的便利。三是特产优势。特别是小杂粮,这么好的东西急需走出朔州、走向全国,摆上餐桌、服务健康。2.短板不足。一是理念上有差距。二是精神上有差距。三是发展阶段上有差距。苏州或已经进入“后工业时期”,我们还处于前期工业化阶段。苏州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不可能完全复制,我们必须在借鉴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宜自己发展的道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不能再靠煤吃煤、靠电吃电、靠山吃山,而是要在借煤生焰、借电生光、借山望远上下功夫。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在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朔州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1.守好基座。做好“煤”“电”这两篇文章,就是把煤电开采、开发利用好,做到高效率、高质量、要安全。2.推动“1+4”。“1”就是要在精神培塑上下功夫,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右玉精神”根植于心、于脑、于行,特别是学好用活国家政策,凝聚起推动朔州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4”就是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旅游业。我们和已经成熟的江、浙、沪等竞争营商环境,胜率是不高的,何必与人争强。要精准定位,坚持在旅游上“官方定调、民荐起潮”,大力宣传“一塔(应县木塔)一寺(崇福寺)一公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马(右玉赛马活动)雪(山阴广武滑雪场)游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倡康养(右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特色文旅康养集聚区)”,以旅游为抓手,以点带面、点上突破,带动营商环境真改善。二是用好数字经济。关于数字朔州建设,我曾在朔州日报上发表过《关于推进朔州数字经济发展的思考》,要把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作为重要抓手。三是搞好特色产业。重点是农产品的推广。要搞好深加工,抓好品牌建设,不断通过电商平台,将我们的产品推出去。四要紧盯生物制药。这是前沿工程,未来可能要超过IT行业,我们要及早布局,树立“一只猪卖到50万元”理念,从小起步,不断培育壮大高端生物制药产业体系。(供稿: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