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深入贯彻中央、山西省委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文件精神,朔州市委人才办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朔州籍在外高层次人才智库的通知》文件,同时还采取了“互联网+人才”的模式,在微信等媒介发布了人才智库电子邀请函,截止目前邀请函浏览量已达3.07万人次,尾页指纹点击1.61万次,点赞155次。已收到通过电子邀请函后台报送的115名在外高层次人才,连同前期收集的352名,共有467名高层次人才入库,包含美国迈阿密市市政局副局长安虎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倪晋仁、郭正堂,江苏雨润肉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书记李世保等高层次人才。建立在外高层次人才智库主要是做好在外人才信息的采集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与朔州籍在外人才的沟通联系,深化亲情,密切合作,鼓励他们为朔州经济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献智出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是明确采集对象。明确了人才智库的采集范围是指籍贯、户口、出生地、成长地在朔州(符合其一即可),现在外地工作生活并具有8种条件之一者。具体为:各地各级党政群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中副处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或有较大影响的其他人员;军队副团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国内外科研院所、医院、高校等单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副教授以上级别的人员;国有大中型企业或集体、民营、合资、外资等经济组织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在市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家或者自主创业较成功的人才;各民主党派、宗教、团体、非政府组织等知名人士;海外工作的移民华侨、国外留学人员等各类高端优秀人才;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含在读),全国知名高校(985、211院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含在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人才(含在读);其他具有较高影响、知名的优秀人才。
二是拓宽采集渠道。明确了通过多渠道进行采集,一是各县区以乡镇(街道)、各类企事业单位为单元,开展调查摸底和信息采集,通过村委会、企业等向居民、职工了解其子女、亲属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情况。二是市直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收集本单位干部职工亲属以及在业务上有领导、指导关系的民营经济、社会组织等工作人员亲属在外地的人才信息。尤其是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切实发挥作用,通力合作,做好在外人才信息采集工作。三是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和市属企事业单位负责收集本单位干部职工亲属在外地的人才信息,其中税务、银行等驻朔垂直管理部门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进行人才信息采集。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通知明确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通力合作,各单位要分别明确1名副职专管,明确1-2名专人负责收集填报,市委组织部将适时建立健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在外人才信息系统,将有关信息录入系统中。市委人才办还将根据籍贯地域建立朔州籍在外人才微信群和人才工作者微信群,以便加强实时沟通交流,同时将编印《朔州籍在外人才名录》,搭建与在外人才联系的桥梁。市委人才办将对人才智库实施动态管理,要求各单位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工作常态化,将日常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汇总上报,确保在外人才信息适时更新。(朔州市委组织部 姜伟)